做小伏低
讀音(發音): zuò xiǎo fú dī
詳細解釋(意思):形容低聲下氣,巴結奉承。
出處(典故): 元·無名氏《莽張飛大鬧石榴園》第一折:“你只是裝著做小伏低,你若是得空偷閑便擇離。”
示例: 若召到蜀中,以部曲待之,劉備安肯~。 ★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十回
做小伏低成語接龍
- 堤潰蟻孔
- 羝羊觸藩
- 低唱淺斟
- 低唱淺酌
- 低回不已
- 低眉垂眼
- 低眉順眼
- 低眉折腰
- 低情曲意
- 低三下四
- 低聲細語
- 低聲下氣
- 低聲啞氣
- 敵不可假
- 堤潰蟻穴
- 低首下氣
- 敵不可縱
- 滴粉搓酥
- 低首下心
- 敵國通舟
- 低頭耷腦
- 滴露研朱
- 敵國外患
- 滴露研珠
- 低頭搭腦
- 敵惠敵怨
- 低頭哈腰
- 滴水不羼
- 敵愾同仇
- 低頭喪氣
第一個字為"做"的成語
第二個字為"小"的成語
- 本小利微
- 褚小杯大
- 褚小懷大
- 打小算盤
- 膽小怕事
- 膽小如豆
- 膽小如鼠
- 膽小如鼷
- 短小精悍
- 顧小失大
- 積小成大
- 即小見大
- 見小暗大
- 嬌小玲瓏
- 謹小慎微
- 敬小慎微
- 力小任重
- 兩小無猜
- 量小力微
- 器小易盈
- 雀小臟全
- 少小無猜
- 慎小謹微
- 慎小事微
- 貪小失大
- 為小失大
- 小小不言
- 心小志大
- 以小見大
- 因小失大
- 知小謀大
- 智小謀大
- 智小言大
- 柱小傾大
- 作小服低
- 做小伏低
第三個字為"伏"的成語
第四個字為"低"的成語
做小伏低相關推薦
成語"做小伏低"更多相關信息
此處調用百度搜索框
成語"做小伏低"逐字解釋參考
zuò①當;為。《竇娥冤》:“天也,你錯勘賢愚枉~天。”②充當;充任。《林教頭風雪山神廟》:“推開看里面時,七八間草屋~著倉廒。”③成為;變成。《山坡羊·潼關懷古》:“宮闕萬間都~了土。”④使,多用于假設語氣。秦觀《江城子》:“便~春江都是淚,流盡,許多愁。”⑤因為。《智取生辰綱》:“你們~什么鬧。”【做弄】⒈捉弄。⒉醞釀。來源:《古漢語常用字字典》(馮蒸主編)
xiǎo①小。《曹劌論戰》:“~大之獄,雖不能察,必以情。”②年紀幼小;排行在后的。《柳毅傳》:“洞庭龍君~女也。”③地位低下的。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》:“愿為~相焉。”【又】〈形意動〉認為……小。《孟子·盡心上》“孔子登東山而~魯。”④小看;輕視。《鹽鐵論·利議》:“心卑卿相,志~萬乘。”【小可】⒈對年輩相近的人自稱;謙稱。⒉次要的;一般的。【小生】⒈年輕讀書人;年輕人。⒉舊時讀書人謙稱自己。⒊戲曲中扮演青年男子的配角。來源:《古漢語常用字字典》(馮蒸主編)
fú①趴。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君不如肉袒~斧質請罪。”②俯伏。《陳情表》:“~惟圣朝以孝治天下。”③埋伏。《孫臏減灶》:“于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~。”④伏兵。《曹劌論戰》:“夫大國,難測也,懼有~焉。”⑤隱蔽,隱藏。《老子》:“福兮禍所~。”⑥降低;低落。韓愈《南海神廟碑》:“日光穿漏,~波不興。”⑦保持;懷。《離騷》:“~清白以死直兮。”⑧居處;居住。《左傳·定公四年》:“寡君越在草莽,未獲所~。”⑨佩服;敬佩。通“服”。《史記·垓下之戰》:“騎皆~曰:‘如大王言’。”【又】動使動。使……佩服。《唐翁獵虎》:“《莊子》曰:‘習~眾,神巧者不過習者之門。’信夫。”⑩制伏。“降龍~虎。”⑾受到(應得的懲罰)。《三國志·吳主傳》:“后壹奸罪發露~誅。”⑿伏天。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~日,詔賜從官肉。”【伏惟】俯伏思量。下對上的敬詞。《孔雀東南飛》:“~啟阿母。”來源:《古漢語常用字字典》(馮蒸主編)
dī①低下,與“高”相對。《琵琶行》:“信近湓江地~濕,黃蘆苦竹繞宅生。”《阿房宮賦》:“高~冥迷,不知東西。”②(頭)向下垂著。《靜夜思》:“舉頭望明月,~頭思故鄉。”【低摧】低首摧眉,憔悴的樣子。【低回】⒈徘徊;流連。⒉紆回曲折。⒊遷就。來源:《古漢語常用字字典》(馮蒸主編)